大學畢業生在進入職場的過程中面臨很多不確定性。
該怎麼改善前景?讓我們給你一點建議
從大學校園到工作場所,有許多地方需要進行重整、適應
包含在工作上學習到的新技能、與學習如何在執行各專案間取得平衡
雖然,現今的大環境及不確定性,帶給應屆畢業生比以往更大的壓力
但換個角度看,正是可以放慢腳步,採取具體措施來減輕焦慮,進行自我前置的機會
以下是幫這你駕馭未知領域的方法
建立良好的導師關係
在校園生活的四年裡,比社會人士更有優勢的地方就在-能輕鬆的擁有與教授或就業諮商師面談的機會,在導師身上獲得更多的知識和資源。出社會後,有一個好的導師也同樣重要,記得要主動爭取自己的導師。有了導師,不僅可以更容易了解公司對新鮮人的期望,進一步利用這些訊息來做準備,也有助於比別人更早一步得到跨部門轉調的機會
進行自我能力盤點
你的履歷是否反映了你有能力完成所有工作?撥出時間,全盤檢視一次,確保你表現出來的不只有專業的硬實力,還有軟技能(例如:學習力)。向雇主表現出你擁有的彈性有多大,能隨著動盪的非常時期做出調整。在我們的研究報告裡有提出一個觀點:Z世代將從事的65%的工作甚至還不存在,現在無疑是一個充滿變化和顛覆的時代。現在就用你過去所擁有的技能,向大家證明你已經在為變動的未來做準備
對新的工作形式持開放態度
除了一般正職職缺外,我們可以把目光放遠一點。公司中的某些部門會有緊急臨時招聘或短期職缺的需求。你可以選擇先滿足公司的空缺需求以爭取未來的機會。在近期的趨勢下,幾乎每10個員工,就有9個人願意接受兼職、臨時、約聘、自由工作者的工作模式。簡而言之,只要帶著你精通的技術先行卡位,當工作機會來臨時,你就會是第一順位
伸出援手,幫助他人
在現今這個社會下,很容易把滿足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,沒有人會為此責怪你。許多人正在經歷同樣的不確定性,尋求幫助的方式不是一個零和游戲。隨著時間的推移,你如何對待他人將會建立起自己的一個聲譽。當意識到別人需要幫助時,用一些小的行為提供服務(比如:幫別人的履歷進行校對),或者發一封鼓勵的電子郵件,都會成為你個人的延伸。這些行為,有一天或許會成為你的回報,甚至加深、擴大你的人脈網絡。
在學校待了這麼多年後,剛畢業的新鮮人需要時間來過渡到一個新的世界。對於新鮮人來說,重要的是要有耐心、具備信心,並且在你能做的地方保持生產力,讓自己成為如水一般,能適應各種狀況的一個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