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詢問了全球約19000名屬於此世代的員工,以及超過1500位招募顧問以下問題:
1. 對於你現在的職涯規劃有多少自信?工作技能升級是排在規劃裡的首要嗎?
2. 你認為你需要工作到幾歲?會因什麼原因請休長假或辭職?
3. 職涯保障(job security)對你來說重要嗎?一個讓你願意長久服務的企業,通常具備什麼特質?
千禧員工對自己的職涯信心-各國圖解
千禧員工意外地對自己的職涯普遍有信心。約62%的受訪者表示:即便明天辭職,也有信心在3個月內找到類似待遇的工作。總體來看,墨西哥、中國、瑞士及德國的年輕世代對未來職涯最為樂觀;反之,日本、希臘與義大利的千禧世代員工較沒信心,反應出各國的經濟、政治與文化因素影響。
為職涯馬拉松做準備
許多年輕世代員工已體認到他們的退休年齡將較上一世代更晚:約一半的受訪者預計自己將工作到65歲,其中近三成的預計退休年齡是70歲;12%預計自己很可能會工作到老死。尤其以邁入人口老化的日本,狀況最為明顯,有超過三成的受訪者表示,未來自己可能將工作到老死
工作直到生命結束的那天?
全球有超過一半的千禧世代員工預計自己將工作到至少65歲
一週工時統計-各國圖解
有別於以往的「懶惰」標籤,相反地,調查數據顯示,年輕世代員工的工時並沒有縮短,73%受訪者一週工時累計超過40小時,其中印度的千禧世代員工平均工時最長;澳洲最短,分別為每週52與41小時。全球約有26%受訪的年輕員工同時有不只一份工作。
由於較長的工時,千禧世代員工同時也期待工作間能有適當的長假或留職停薪的機會
深究原因,女性較多因為照顧他人(如:孩子、家中長輩等)而請休長假;男性則較多因個人因素,選擇長假,如出外旅行放鬆、度蜜月等原因。整體上若不論性別,四成的千禧世代員工休長假的原因皆為度假放鬆,因結婚而停職的比例低,更加凸顯雙薪家庭的普遍。
我該留下來還是該走?
千禧世代員工在選擇工作時最重視 TOP 5
全球調查結果顯示,千禧世代員工在選擇工作時最重視:薪資、穩定性與休假福利。他們希望能得到相對應辛苦工作的報酬、不用過度擔心被裁員,並且適時能讓其放鬆或進修的假期。其他影響年輕員工選擇工作的因素還有:友善負責的同事與彈性的工作型式。
如何定義職涯保障(job security)?
職涯保障對年輕員工依舊重要,但他們的定義跟以往大不相同
一生只從事一份工作(job for life)的職涯模式已漸不適用於現代職場環境,千禧世代員工也了解到持續增進工作技能的重要性,高達93%的受訪年輕員工表示願意額外花錢與時間進修;八成表示接受新工作的首要考量之一為是否新工作能增進新技能,有逾兩成考慮要休長假或停職以專心進修。
即便是需要保障職涯,年輕世代員工仍希望工作能有變化與挑戰
當受訪者被問到在同一職位從事相同職務多久,會開始考慮轉換職位或公司?六成受訪者回答為兩年內,約25%回答一年內,再次說明了千禧世代員工樂於接受變化與新挑戰,甚至是非傳統的接案工作。
對未來工作型態的想法
約75%的千禧世代員工仍從事正職工作,即使在零工經濟(gig work)似乎愈加流行的美國,也只有3%的比例從事此類零工式兼職(如:Uber、Lyft、TaskRabbit)。但關於未來的規劃,年輕世代員工對於非傳統性質的工作是抱持相對開放的的態度,如接案工作,同時有2份以上的工作。如此較偏好自由的工作心態,也將促使企業雇主採取較彈性的工作政策,以吸引心態較自由的優秀人員。
學習能力(LEARNABILITY)能拿幾分?
職涯是否能成功很大程度地取決於人員的學習能力(learnability)。調查發現93%的千禧世代員工學習態度積極,願意花額外的時間與金錢充實自身的技能
學習能力(learnability):指"學習的意願"及"能學習的能力",能運用新技能與所學,幫助處理公司業務。
實際建議
如何吸引、留任與培養千禧世代員工?
1. 提供職涯保障(Career Security)
與員工說明,持續待在這家公司的職涯將會如何進展。並分享公司內部的實際案例,如:誰接受了哪些訓練,並展現何種成果、因此得到了什麼樣升遷或加薪等,激勵年輕優秀員工
2. 重視職涯的多樣性及可變動性
讓年輕優秀員工從事不同的專案計畫,得到不只是與團隊本身合作協力的經驗,還有跨部門的溝通經驗,藉以得到更豐富的技巧與經歷。
3. 定期執行職涯對話(Career Conversation)
定期與年輕員工進行職涯對話,關心他們對於未來的規劃與發展,而不是一年一次流於形式的年度評量。藉由對話,將他們的長期目標與公司業務需求結合,將有助於增進工作表現與留任率
4. 尊重公司裡的年輕員工
經常與其進行直接誠懇的溝通,公開肯定其工作表現,這並不花公司一分錢,卻可有效地幫助他們更進入狀況,並持續良好表現
5. 為年輕員工可能會請休的長假做好準備
別再為年輕員工因個人因素休長假而斤斤計較 ,只要是在公司合理範圍內,其實一個小長假能幫助年輕員工適當休息,回來後能上緊發條,更有動力再進行困難的任務。
6. 對彈性的工作模式採取開放的態度
因應諸多年輕世代工作者對於彈性工作模式抱持開放的態度,企業也應主動提供更多彈性模式選擇
